找到相关内容173篇,用时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法总提到苦,苦怎样解释呢

    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于此者乎?  5,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佛法总提到苦,苦怎样解释呢  佛经中,除了说空外,还常说到苦。那么,世界上到底那些苦呢?原来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名娑婆世界,娑婆义为堪忍,意思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充满了众苦和烦恼,生活于这个世界的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3258932.html
  • 论虚云和尚以“悲心”为底蕴的孝义观

    伟大力量的外观,佛教的慈悲则将这种情怀、这种力量舒展到极至,臻于完美。.   在虚云看来,“慈悲是佛道之本”。“慈悲者,见一切众生苦痛,以怜愍爱护之心去救度,令其离苦得乐。”可见,一切佛法要求把苦海...虚云身处末法时代,禅风“衰微已极,惟金山、高曼、宝光等处,撑门户而已。”为了超度苦海中的大地众生,行出世大孝,同时也是为了重振禅风,弘扬佛法,虚云发愿求正解、觅正法以拯救大众,自36岁(1875年)...

    王  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0160751.html
  • 禅公案评说----评南阳慧忠国师禅法(六至十)

    当然要开心才去看,那么禅人如何?是喜欢看,还是石头木头一般?且看下文:  肃宗请看戏,师曰:“檀越心情看戏”  妙喜举云:“法云圆通禅师曰:‘且道国师在甚至处看到?’妙喜敢问诸人,‘且道圆通禅师在...远近,也没有见与不见,如果着于境界,生于知见,以为个见处,或不见处,则已入偏见了,试看丹霞与耽源一对话:  师因丹霞来访,值睡次,乃问侍者耽源云:“国师在否?”者曰:“在即在,只是不见客。”霞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2165960.html
  • 中国的禅茶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

    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中国的禅茶文化与中国佛教的茶道  茶文化,禅文化,融成茶禅文化,是我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33571513.html
  • 长乐历代高僧简介

    “又道飞过去”。师言下省,却归侍者寮大哭。同事问曰:“海侍者因缘不契,在寮中哭?”大师:“是伊会也”。同事归寮曰:“和尚道汝会也,教我自问汝”。师呵呵大笑,盍在马祖启发下,师猛然省悟而大哭,及闻...清规”,古今禅林遵为规范,垂训千秋。在龙泉寺,师率众清修,并事是垦植,虽才犹亲自参加,大宏农禅并重宗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作为警训,师的开示,后人辑《百丈怀海禅师记录》。   头陀,俗姓李,...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174387357.html
  • 殷海光:儒家道德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章句上)  ...  在事实上,儒宗不少即令在今日还是可行的德目,也伟大的道德原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第二)   现在社会上的人太缺乏信。“民...

    殷海光

    |儒家|道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9/1850143349.html
  • 伏獅義公禪師語錄

    下直窮微笑旨一枝相續轉風流第三十六世祗園行剛禪師師初叅密老和尚後謁金粟石車禪師一日跪在車前乞開示車打曰還我落處來師云不會車曰你是箇靈利漢不會師從此回菴七日為限正坐時如暗室中忽見白日須臾遮卻一日下...為侍者與師最相契嘗與商量公案師一日談及接簾因緣揆師曰兄何不秪對到這裡出入莫教壞人家男女看[者>着]老漢如何合煞師點首云元來不假思惟從此用心愈切公案漸漸透過老和尚即安監院之職不期年師嫌其事繁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969841.html
  • 禅与禅宗略说

    僧肇的涅盘无名论,志公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慧思禅师的“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更众生可化?”这不依经律论义,乃至非言语文字所能及的风格,即是中国禅宗的雏形。   ...生命力。自达磨东来,到六祖慧能,形成了中国佛教特有的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得禅宗一枝独秀,成为中国佛教的脊梁。若离禅去说佛法,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是以,佛法的探索者...

    菩提

    |禅|禅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1224521569.html
  • 禅门境界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不为也。是故所欲于生者,所恶于死者,非独贤者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3]  这种为了实现人生的...

    蔡日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4841566.html
  • 《借壳指月––飞跃看话禅》研究心得(下)

    切须努力。  不得便向宁静处觑根,教中谓之解脱深坑,可畏之处。  须教转辘辘,如水上葫芦,自由自在,不受拘牵。  入净入秽,不碍不没。方于衲僧门下,少亲近分。  若只抱得不哭孩儿,用处?娗  ...参禅而达到明心见性。所以他反对以“静”或“默”的方式来参禅:  才涉唇吻,便落言诠;不落言诠,即沉寂默。  沉寂默则成诳,滞言诠则成谤。  不语、不谤、不默、不诳,须知向上别一路子,  明眼底知,...

    释觉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3250356.html